栏目分类
热点资讯
回顾郑维山子女给聂荣臻写的信送到了总政,韦国清批示:照办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0:20 点击次数:138
前言
郑维山去世前,对一个人念念不忘,这个人就是总政落实政策办公室的徐厚田处长。郑维山对身边的老秘书说:“你和徐处长还有来往没有?我死后,叫他来看我。”说罢,郑维山还把自己写的《从华北到西北》一书签上名,嘱咐秘书送给徐厚田。
徐厚田是老总政了,1957年合并总政时他任副处长。1978年,当郑维山的结论要他办理时,徐厚田为此做了大量工作……
图 | 毛主席和郑维山握手照
1982年,郑维山被任命为兰州军区司令员、党委第一书记。此时的他已年近古稀,但他还是带着“拼命三郎”的劲头工作。大家看他精神头很足,不由得想起了毛主席在1967年时对这位爱将说的话:“南有许世友,北有郑维山,你们都是风风火火雷厉风行……”
郑维山打仗有一套
平津战役打响后,华北野战军第3纵队司令员郑维山接到命令,率部北上,抵达涞水、涿县以西地区集结待命。
此时,傅作义是守是撤举棋不定。这种情形下,他将平津前线的50多万军队加以收缩,摆成东西长达500多公里的“长蛇阵”。具体的部署是:把蒋系部队安排在南口以东、傅系部队配置在平绥线上、自己起家的第35军则留在北平附近作为机动兵力。
图 | 郑维山(左)
针对傅作义的“逃跑”方案,毛主席作出了“抑留东北、分割包围、就地歼灭”的应对方针。
12月6日,郑维山率部进至巩山堡与涿鹿之间,与兄弟部队一起,实行毛主席的“分割包围”战略,包围新保安。而驻守在新保安的是傅作义的王牌部队第35军。
8日,郑维山率领的3纵和曾思玉率领的4纵把新保安给包围了起来。实际上,国民党第35军是可以在6日撤走的,但该军军长郭景云目空一切。他曾这样说:“我们有足够的汽车,共军即使有小量部队袭扰,也难以阻挡。再说,我们来时,一天就赶到张家口,回去还能要两天不成!”结果,当天午时,郭景云的35军就被围得水泄不通。
图 | 郭景云
此时,郭景云才知大事不好,连忙命令12旅突围,但根本突不出去。战斗到天黑,35军仍旧全部被围在新保安城内。35军是傅作义的心肝宝贝,他是不会坐视不理的。这一点,郑维山凭借多年的作战经验作出了正确的判断。于是,在包围新保安之前,他就派出侦察班,沿着洋河南岸向东侦察,并吩咐他们特别注意土木方向的敌情。
9日上午,侦察班向郑维山报告说“土木方向有动静”;下午又接到侦察班报告“有大批敌军,在土木以南沿洋河以北在乡村土路上向西运动。”郑维山判断:这很有可能是来‘接应’35军的。
郑维山立即拨通了4纵电话,向曾思玉通报了情况,并询问:“沙城地区有没有我们的部队。”曾思玉回答:“沙城地区没有部队,4纵的任务是全力阻止35军东逃。”
放下电话后,郑维山面色凝重地望着墙上的地图,大喝一声:“哎呀!”原来新保安以东还有一个小“细缝”,这就意味着西进的国民党军可以毫无阻拦地靠近新保安,进而直捣东部解放军后方。
这种情势下,郑维山当机立断,命令3纵队的9旅、7旅1个团,共4个团按照原定部署继续包围新保安,9旅抽1个团作为包围新保安的第2梯队。3纵队主力立即出发,迎击西进之敌。
紧接着,救援35军的104军受到了解放军的阻击,这下可急坏了傅作义。傅作义赶紧命令在104军后面跟进的16军迅速投入战斗。
下午,3纵主力在碱滩、马圈与傅作义的两个军展开激烈的战斗。与此同时,傅作义的35军也向东门和西门突围。
图 | 傅作义
形势逼人,郑维山给9旅副旅长杜喻华下了死命令:“碱滩、马圈绝不能丢!”杜喻华在指挥所接到命令后,立即把围城的9旅第二梯队全部投入战斗中。10日,4纵一部分兵力也加入了战斗,猛攻傅作义的104军侧背。这样一来,傅作义的援军首尾不能相顾,纷纷向东溃逃。
此时,尽管3纵8旅阵前出击能够歼灭逃敌,但郑维山觉得当前势态不能贪图眼前小利,遂立即命令8旅停止追击,连夜回师包围新保安。
22日,根据上级命令,3纵在郑维山的指挥下,和4纵一起攻入新保安,歼灭了傅作义的嫡系35军。
1949年2月,华北野战军第3纵队改称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3军”,郑维山出任首任军长。63军归19兵团建制。
1951年,郑维山作为19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入朝,与司令员杨得志、政治委员李志民一起指挥19兵团参加了第5次战役。志愿军转入阵地防御阶段后,根据中央军委轮换任职的规定,郑维山到20兵团任代司令员。期间,他指挥部队参加了1952年秋季、1953年夏季战术反击战。
图 | 杨得志与李志民(左一)
在1953年夏季反击战第二阶段的作战前,按照干部轮换计划,20兵团的代司令员郑维山要向杨勇交班。
这天,副司令员杨得志对郑维山说:
“20兵团正面为战役重点,杨勇刚到时间不长,你可以在兵团多待些日子。”
郑维山说:
“我再多待几天,杨勇就捞不着打这一仗了。何况前一段地进攻他全看到了,以后的计划他都清楚。他有经验,肯定会打得更好。”
杨得志说:
“那你也别着急回去,交待完了,你到志愿军司令部来,等我们一起把这台压台戏唱完,再给你喝饯行酒。”
就这样,郑维山答应留了下来。
战役开始不久后,20兵团与西线19兵团、中线9兵团以及东线朝鲜人民军,分别对当面之敌进行了反击作战,有力地配合了停战谈判斗争。美方接受中朝所提方案后,停战谈判有了进展。然而,这时却遭到李承晚集团的阻扰和破坏。
6月1日,志愿军总部致电各部队并报告军委,指出:目前反击作战打击对象主要是李伪军,应坚决打击,求得大量歼灭其有生力量,对英国等仆从军队暂不攻击,对美军亦不做大的攻击(只打一个连以下的)。
对此,郑维山感到不太满意,他想进一步把歼敌的范围扩大到敌人的团级兵力防守阵地。
4日,20兵团召开作战会议。在会上,郑维山说:
“就整个全局来说,志愿军司令部的要求是有力配合谈判,将敌人打得不敢反扑;要彻底改善防御阵地,使停战线确定下来后对我们有利。因此,最佳方案就是把敌人1951年占去的金城这一突出部夺回来,将战线切平。”
接着,就当前形势,郑维山大胆提出一个设想:“把883.7、949.2高地和十字架山作为攻击目标。这三处是敌金城地区防御的强点,也是我攻击的难点。”
郑维山分析了打这三处的意义:
一是出其不意,从精神上给敌以震撼;二是打下这三处,就等于砍掉敌人三条牛腿,使金城地区的防御失衡,我可直接向纵深发展,扩大战果,收复失地;三是这三点是敌人的要害部位,拿下这三点,敌人必然拼命反扑,我可借机达到大量杀敌有生力量的目的。
郑维山的部署是:以60军攻打883.7、949.2、973高地,67军主攻十字架山,68军为第二梯队。
这个方案是很冒险的。但郑维山认为,如果这次不将志愿军突出部失地收复,那以后将更难收复,甚至再也无机会收复了。从整个停战线和未来长期坚守考虑,冒一冒险是值得的。
9日晚,郑维山下达作战命令。60军共3500多人,秘密向距敌前沿300米的有利地形隐蔽潜伏,至10日凌晨,所有人员全部潜伏完毕。
10日18时,60军的潜伏部队距离敌人883.7高地前沿最近处仅300米。战士们忍受着饥渴、蚊虫和蛇鼠的侵扰,始终没有暴露目标。就这样,3500多人的庞大部队在敌人的眼皮底下潜伏了19个小时而未被敌人发现。
20时20分,郑维山发出“进攻”命令。60军的部分兵力,按计划在炮火的掩护下,向949.2高地两翼发起佯攻,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。
20时30分,敌工事大部被摧毁。20分钟后,敌人前沿阵地被突破,8000多名敌人被歼灭。
郑维山迅速将战况报告志愿军司令部,并告知下一步将夺取949.2、870和1089.6三个高地。
12日,志愿军司令部向60军发来嘉奖令。
随后,在停战谈判中,志愿军司令部把60军攻克883.7高地、973高地和67军攻克十字架山的战绩通报给谈判代表,并把949.2高地、870高地、1089.6高地一线也包括进去了。但美方代表不承认这一线阵地已经被志愿军占领。
美军飞机直接飞到60军所占阵地上空进行疯狂轰炸。南朝鲜军第5师在炮兵掩护下,开始了全线反扑。这时,郑维山下达命令:一定要把949.2高地、870高地和1089.6高地攻下,牢牢掌握在手里。
攻防战中,68军和60军先后击退敌人反扑190余次,巩固了既得阵地,并全部占领了南朝鲜军两个多团防守的约30平方公里地区。
15日,当志愿军打扫战场时,谈判会上,将志愿军攻占的目标——883.7高地、973高地、902.8高地、949.2高地,划入志愿军的实际控制线。美方代表一脸难以置信。
抗美援朝回国后,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。
郑维山邢台救险
1966年3月8日,郑维山接到北京军区司令部报告,邢台地区发生强烈地震!
当天上午,周恩来总理向总参谋部发出指令,要求军队直接参与抗震救灾。总参谋部立即命令北京军区、驻河北的陆海空军各部紧急行动,全力以赴支援灾区。
9日,周恩来决定赴灾区视察,他对秘书说:“通知北京军区,让郑维山来!”
图 | 郑维山
郑维山顾不上交接工作,带着几个随员就直奔机场。下午,郑维山陪同周恩来飞抵石家庄军用机场,打开机舱门的一瞬间,一股冷风扑面而来。周恩来对郑维山说:“天气这么冷,群众一定会吃更多苦!”
到达灾区后,周恩来一行在救灾指挥部开会。期间,余震来了,房子一个劲儿地摇晃。大家劝周恩来到安全的地方,他镇定地说:“不要怕嘛,这是余震。咱们接着谈吧。”散会后,郑维山对抗震救灾部队领导们讲:“同志们,现在,灾区的老百姓就靠部队了。我们代表的不仅是部队,也代表着党啊!”
10日下午,周恩来到灾情最严重的地区视察。他带头高呼:“奋发图强!自力更生!发展生产!重建家园!”周恩来喊一句,群众跟一句。
2000多名群众各个眼含热泪。站在周恩来身边的郑维山热血奔涌……
救援工作告一段落,郑维山回到北京,刚刚向北京军区党委常委汇报完灾区的情况。谁知,22日16时11分32秒,邢台地区再次发生6.7级地震。同一天16时19分46秒,第三次地震接连发生,震级竟达7.2级。
23日,郑维山要求北京军区所属部队,进一步加大救灾工作力度。那些天,他吃住都在办公室,随时保持和一线部队的联系。
31日,郑维山和随员悄悄来到一处抢险现场,二话没说就加入到清理废墟的人流当中。郑维山和一位战士结成搬运对子,干得正起劲儿的时候,一位军分区的领导前来报告情况。他向一位连长打听:“请问军区郑副司令在哪儿?”
当听到秘书的喊声,郑维山才停下了手头的活。这时,身边和他结成对子的战士不好意思地说:“俺不知道您是司令。”
图 | 郑维山军装图
郑维山对战士说:“好久没干体力活,跟不上你的脚步了。”
当郑维山从人群里走过时,四周响起了一片掌声。
郑维山就任兰州军区司令员
1978年,郑维山的爱人回北京治病,找到重新回到中央任职的胡耀邦。在解放战争中,郑维山和胡耀邦共过事,郑维山任第3纵队司令员,胡耀邦任第3纵队政委,彼此工作得很愉快,结下了深厚的友谊。胡耀邦问:“老郑呢?怎么中央也找不到?”
图 | 韦国清
11月16日,总政落实政策办公室给时任总政主任的韦国清写了一个报告,内容是中将郑维山的子女给军委副主席聂荣臻写信,要求早日对父亲的问题作出结论。聂荣臻嘱咐:请总政干部部阅处。
给郑维山作结论的工作交给处长徐厚田办理。1979年2月1日,总政主任韦国清批示:遵照聂副主席对郑维山同志给中央、中央军委的信的批示办,同意调回北京,等待结论。
1982年,郑维山被任命为兰州军区司令员,临行前,邓小平接见他,说关于作战问题,你是内行,我就不讲了。我主要强调两点:
一是用20年时间绿化大西北,造福子孙后代;二是培养选拔好10个接班人。
图 | 邓小平和郑维山握手照
郑维山在新的岗位上,兢兢业业。在兰州军区工作了三年多,做了很多的重大贡献。1985年,郑维山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。
2000年5月9日,郑维山在北京逝世,终年85岁。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